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一)
2015-03-09 15:32 河南法院检察院考试 http://www.gougoufx.com/fajian/ 来源:河南检察院考试网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招录预计4月份启动,参考2014年河南检察院考试考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报考法律、司法警察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法律;报考其他职位的,专业考试科目为相应的专业知识。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科目预计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为了使广大考生高效备考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河南华图检察院考试网特整理相关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培训辅导资料。
2015河南检察院考试行测言语理解
11.英国学术刊物《自然》6日发布声明,就其网站刊载的一篇将中国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和兴奋剂联系在一起的文章道歉,这篇文章认为叶诗文夺得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的卓越表现是“异常”的,即使当前的药检结果清白,也不能完全排除服用兴奋剂的可能,道歉声明中提到:“我们注意到相关讨论中指出的一些错误,以及相关统计中缺乏更多的细节,造成了我们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而需要强调的是 。”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文衔接顺畅的一句是( )。
A.我们对此表示遗憾
B.这不是我们的意图
C.我们向叶诗文道歉
D.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语句填空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王也
【解析】文段指出由于道歉声明中提及“我们注意到相关讨论中指出的一些错误,以及相关统计中缺乏更多的细节”这使得学术刊物《自然》给他人造成支持指责叶诗文的印象,接下来出现转折词“而”,说明填入语句是表示对于造成的这种印象并不是该刊物的初衷,观察选项,只有B项为合适。
【纠错】文中后一句出现了表转折的“而”,因此所填句子应与文段前面构成转折关系。A、C两项在此处不能构成转折,因此填入并不恰当。D项体现不出“道歉”的意思,排除D项。
【信息源】《英国《自然》杂志就有关叶诗文的争议文章道歉》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2-08/07/c_123540414.htm
--------------------------------------------------------------------------------------------------
12.有关权威人士表示,13亿人口规模的到来,使我国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现在是人口低增长率、高增长量并存的时期,人口规模庞大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流动人口、老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劳动力人口剧增给充分就业增添了明显的压力。
根据这段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率持续升高
B.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量持续升高
C.我国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增加
D.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将得以改善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较易
【作者】李超
【解析】原文后一行讲到“老龄人口将进入高峰期”,意思是老龄人口比例将增加,所以答案选C项。
【纠错】A、B项“近年来”偷换时态,原文第二行用的是“现在”,D选项不能从原文中得出。
--------------------------------------------------------------------------------------------------
13.计算机时代,字库就在我们每个人手边,当我们在电脑上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出一篇文章,想要给它换上一种好看的字体时,我们其实就已经在与字库打交道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目前我国汉字字库仅421款字体,而比邻的日本,汉字字库则多达2973款。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我国汉字字库数量不及日本
B.我国汉字字库中的字体不及日本
C.计算机时代字库是文字处理的必需品
D.我国汉字字库的字体不够多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容易
【作者】王也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字库和字体的关系,当我们换字体时就是在和字库打交道了,接下来通过和日本汉字字库的对比,指出我国汉字的字库的字体少,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纠错】本题表面看起来是主旨概括。但是A、B选项的辨析属于细节理解题中的话题偷换。文中比较的是汉字字库字体数量。A项是字库数量。B项是字体。只有D项是字库字体(数量)不够。
--------------------------------------------------------------------------------------------------
14.2012年全国第二季度GDP较上年周期增长7.6%,创下2009年季度以来的低水平。中国宏观经济已持续性加速回落,为此,我国应加快转型步伐,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面对外需疲软和内需不济,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和打破垄断对于稳增长而言迫在眉睫,减少一点国家税收和企业利润,提高居民收入来增加消费将是长远动力。
对这段文字主要观点的提炼,恰当的一项是( )。
A.减税增收是长远动力
B.分配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C.打破垄断减少企业利润
D.结构性减税势在必行
【答案】A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容易
【作者】王也
【解析】该文段属于总—分—总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中解决问题是关键。文段首句提出问题“2012我国GDP增长率是2009年以来低水平”,接下来分析问题,尾句“减少税收,提高居民收入”是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关键,所以正确答案是A项。
--------------------------------------------------------------------------------------------------
15.香港大学近年在内在招生的部分面试题目为:你对现今高房价有什么看法?怎样看待中医和西医?星巴克进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看待器官捐赠?如何引导国人接受器官捐赠?甲流感爆发,不少香港孩子们停课回家,但他们的家长却认为要上班不能照顾他们,是否应该出台相应法律政策保障孩子的利益?
对面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B.引领价值导向,彰显人文关怀
C.敲响教育警钟,引发独立思考
D.视野宽阔无边,答案丰富多彩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较易
【作者】周艳
【解析】由面试题目中的“房价”、“甲流感爆发”问题可知,这些均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社会热点问题,故A项理解正确;“器官捐赠”、“中西医”问题则关乎人文关怀,故B项理解正确;这些问题均为开放性话题,并无标准答案,而且内容丰富,故D项理解正确。C项“教育警钟”文段没有提及,偏离题意,理解不正确。故答案为C项。
--------------------------------------------------------------------------------------------------
16.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每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计划生育有效控制了人口,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计划生育也使得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更大的风险。投资者强调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独生子女家庭却只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为就算有更多的篮子,鸡蛋却只有一个,无论放在哪只篮子里,摔了也就没有了。
这段文字要说明的是( )。
A.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起始时间
B.计划生育政策有风险
C.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D.计划生育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高风险
【答案】D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主旨概括
【难度系数】容易
【作者】王也
【解析】文段通过“但”表示转折,提出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更大的风险,接下来通过投资者“鸡蛋”的例子形象地说明所面临的风险,所以文段想要强调的是计划生育政策给独生子女家庭带来了高风险。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
17.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保持,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此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
这段文字中“相机破例”的含义是( )。
A.把握时机,委曲求全
B.等待时机,破除习惯
C.顺应形势,改变常规
D.因势利导,不拘一格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词语理解
【难度系数】较易
【作者】周艳
【解析】文段的意思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事物的演化,传统,不得不以变应变,因为这种变是一种不情愿的变,是妥协和迁就的产物,因而这种变只能是“相机破例”。由此可知,“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又使它不得不变”一句是“相机破例”的条件,而“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事物的演变”则是“相机破例”的结果,综合来看相机破例即顺应形势作出改变,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纠错】A项“委曲求全”表述感情色彩不符合文意。B项“等待时机”不符合文段意思。D项文原文中没有说“不拘一格”。均排除。
【信息源】《中学文科》1997年第Z1期《考查词语的题如何正确分析》
--------------------------------------------------------------------------------------------------
18.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各部门相继公开本部门三公经费年底预算和决算,地方和政府也纷纷跟进,但综观各部门和各地公开的数据,基本都是粗线条,例如一年中 公款吃喝了多少钱、公车消费了多少钱、因公出国考察花了多少钱,包括这些钱是怎么花掉的,花的是否合理,公众一概不解。
这段话要说明的是( )。
A.三公经费支出应有民众监督
B.三公经费应更详细、更全面地公开
C.三公经费公开以自上而下陆续展开
D.三公经费支出应有详细的账目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意图判断
【难度系数】容易
【作者】张雪民
【解析】整个文段是一个转折复句,转折之后是重点,即文段的强调的重点是“但综观各部门和各地公开的数据,基本都是粗线条”,文段以此来说明三公经费支出应该“细线条”——更全面、详细,因此答案为B项。
【纠错】A、C、D项内容文段中未提及。
--------------------------------------------------------------------------------------------------
19.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一直都缺乏对于个体的足够尊重:(A)自春秋至近代中国,尊严一词多与权力有关,但在现代,尊严一词更多是与权利有关,简言之,尊严就是独立个体的权利被尊重,但是古代中国的等级秩序森严、个人本位缺失、权利意识匮乏、礼法与宗法约束、私有产权不受保护、公私领域没有界分等等一系列因素,造成了古代中国人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个体被尊重。(B)而到了现代中国,在“全国一盘棋”的年代,个体被诠释为“一枚螺丝钉”,“祖国需要你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C)时至今日,仍有人认为个体对于国家而言不过是“蝼蚁”(D)可见要让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一句是从文中抽离的,他恰当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语句填空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王也
【解析】根据要被填入语句“个体的选择与感受完全被忽视,更别提个体被尊重甚至幸福感了” 可知在前文应该已经出现过关于“个体不受重视”的表述,即“个体被诠释为‘一枚螺丝钉’”,“祖国需要到哪里去就到哪里去”。因此应填入C处。
--------------------------------------------------------------------------------------------------
20.《你幸福吗?》在《新闻联播》连续播出了8天,引起网络热议,以“你幸福吗”为关键词的搜索,也有超过5600万的词条,而开始爆红的无疑是那位回答“我姓曾”的大爷,很难想像,这样的“雷人回答”在以前的央视能否播出。
对这段信息的提炼不恰当的是( )。
A.这档节目颠覆了许多人心目中对央视的传统印象
B.央视新闻与普通人之间的语境存在巨大差别
C.《新闻联播》每一次细小的改变都会引发舆论的关注
D.央视新闻开始将麦克风交给普通人,倾听他们的声音
【答案】B
【所属考试模块】言语理解与表达
【题型】
【考点】细节理解
【难度系数】中等
【作者】王也
【解析】文段强调央视播出“你幸福吗”引起公众热议,并且播出了这样的“雷人回答”借此指出央视节目的一些变化。B项文段没有提及语境差别。因此答案为B项。
【纠错】C选项“每一次”略有,很多考生在做题是容易误选此项。但要注意的是,文中“语境差别”完全没有提到。因此B、C项比较,B项为优选项。
(编辑:华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