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教师资格证面试高分之小学语文课怎么讲
2015-12-13 13:10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华图教育 作者:黄泳顺
推荐: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要讲好或者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要弄清楚以下几点:1.了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理清教学思路 3.得当的教学策略,弄懂这几点,你也就打开了小语教学的大门了。
一、小学语文课首要关注点——课标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课标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依据、教学实施的依据、教学评价的依据,因此,它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
如图:
课标对于无任何经验的老师来说,是很好的指导纲要,如我们必知,小学分几个学段,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每个学段的教学要求和目标都不相同,教学策略和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建议大家在看教材写教案之前,请先读读课标,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就是课标。
二、小语教学教什么
不应该是小语上课到底教什么,而是语文课到底是怎么上的,老师在教学中到底是什么角色,说直白一点就是学生能够通过教学读通读顺读懂文本,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意和内涵,这就是小语教学基本的。那么我们在授课过程中该怎么处理文本,怎么去教呢?
首先:理清教学思路
要了解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如图所示,一堂完整的设计应该包括以上几大项,课题就是授课题目,课时在小语教学中,一般授课都是二个课时,可根据要求写课时或者第二课时,课型很多我们考试考核中课型多是新授课,而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后后面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如何确定,也就是要关注第二步——
其次,了解文本内容,理清授课思路
我们知道语文课授课中一般分两个课时完成,大家就常有困惑课时和第二课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课时任务应该是:激发兴趣、初读、读中识字、整体感知、指导写字;第二课时任务应该是:设置情境、选准基点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书理解、感悟、升华…;课时是引领学生接触文本然后再跳出文本把握“庐山”整体概貌……;
第二课时是再次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在“庐山”中赏玩品味…… 所以课时和第二课时之间是深入与再深入的关系,当然,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的教师在授课中对课时和第二课时不着重区分,或者一个课时就上完了课,各位老师只要了解即可,大多数的情况是区分和第二课时的,那么面对我们常考的课时,我们该怎么准备呢?
首先了解教学过程主要的授课环节,如图
其次,教学过程如何结合文本去梳理,首先大家要了解语文课时的教学流程:
小学语文的课时教学,要注意导入上要下功夫,让考官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次在小学阶段特别是要关注的字音、字形的教学,带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同时细读课文,研读部分完成课时的教学。
以此篇课文为例,先分析教材,此篇课文内容很简单,基本上大家看完都能总结课文内容,按照课时授课思路,首先是三维目标,小语三维目标的确定根据课标要求,三维目标分别是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根据把文本内容,
步: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词,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3)学生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步:重难点(可根据课后练习)
依据课标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 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缺少实景,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第三步:教学方法(常用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诵读法:引导学生齐声诵读,共同体会文中的情景。
自主探究法: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得思路;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根据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法的选择,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小组讨论法:分小组合作为完成课后活动,交流读后的感受,抄下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第四步: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导入设计可以看文本中的插图设置)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下方的图片,用故事导入
“在一个树林里,住址许多动物朋友,有小鸟、小狐狸、小猴子、小松鼠等等,他们每天都开心地在一起玩游戏,有清晨,它们突然听到了一阵歌声,看见好多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小朋友,它们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这些小朋友,想要去看看他们要去往哪里”,我们大家也和小动物一起去看个究竟好不好?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后生字词,生字词授课方法尽可能多样一些)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并初步感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所表现的安静,带领学生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生字词,(1)教师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1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3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4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
3.细读课文,理解段意(理清脉络)
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细读课文,教师通过设定问题进行引导,来理解每层的大意。
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处理重点,重点抓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课”和“下课”,在学生充分朗读这一自然段后,将这段分成两层,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层重点说了什么。再用“会读书的人能把几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样的引导语,引导学生分别用“安静”和“热闹”概括出,然后进行逐个分析理解,具体如下:
通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校园很安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把它划下来。
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上课,他们被小朋友听得读书声音吸引住了,也是因为他们怕打扰了小朋友学习。
在处理好这些后,增加一个说话训练,把文中所说的“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换成“教室十分干净,______,_______,___”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当下课的时候,校园变得热闹了。这个时候让学生说说,大家都在校园干什么,并进一步思维扩散训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说的这些活动外,还会做哪些活动?
4、通读全文,体会感情
活动结束后,学生齐声同读课文,体会“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的学校”,体会作者的自豪和对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
5、小组合作,拓展练习
学生分小组讨论课后的问题,从文中挑选出喜欢的句子进行背诵,并相互表达读后的感想,抄写关于安静的句子进行对比。教师可以进行巡视指导
6、课堂小结
采用首尾照应的方法,回顾课前所讲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来给故事做个结尾,从而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7、布置作业(课后资料袋可用来布置作业)
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课后资料袋里图片,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
第五步:板书设计
通过例子,大家可以了解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并不是很复杂,每位同学只要多读,多看,多练习和积累,一定可以写出的教学设计。
(编辑:华图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