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直播问答 砖题库师资| 招考 报考 备考技巧试题资料|QQ群微信微博

2017河南招教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学9

2017-05-23 15:30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河南华图    作者:华图编辑

【导读】2017河南招教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学9,参加河南华图教师百日学习计划的小伙伴们福利来了,连续签到打卡30天,可以领取《2017年河南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一本,下面是2300题参考答案。

推荐:华图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百日学习计划”

推荐:2017河南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刷2300题参考答案汇总

 德 育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2.答案:A

解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体现的是锻炼法。

3.答案:A

解析: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其中德育是导向和动力作用,智育是基础。

4.答案:B

解析:德育过程中的矛盾至少有三个层次,按顺序依次为: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影响的矛盾,德育过程内部的矛盾,德育过程中主体间的矛盾。

5.答案:C

解析:根据《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暂行条例》,题干中表述的为服务育人。

6.答案:D

解析:“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体现的疏导性原则;“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

的是纪律约束;故而选D。

7. 答案:D

解析:德育的实施顺序可以从知、情、意、行的任一个环节开始,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哪个环节薄弱,就以哪个环节为重点。

8.答案:D

解析:本例中,教师对学生采用了循循善诱的德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观念。选项ABC 没有涉及到。

9.答案:A

解析: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几个因素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其中,道德认知是基础,但并非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就一定会产生道德行为。

10.答案:D

解析:教学,活动,教师榜样,自我教育与管理都是各种教育活动,是多种方面的教育影响。

11.答案:B

解析:题干中是疏导原则的定义。

12.答案:B

解析:反复抓指品德培养要长期坚持,抓反复指学生品德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总是曲折反复的发展,会有退步。所以根据德育规律中的长期和反复性规律符合题中叙述。

13.答案:A

解析: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即摆事实讲道理。

14.答案:B

解析:初中是人生观的开始,初二是学生两极分化的时期。

15.答案:C

解析:题旨中的小王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过错,但是不能很好的依据道德认识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即道德意志不强,因此老师应该因此对小王的教育应该从培养其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力的能力入手。

16.答案:D

解析:德育课程作为一种道德学习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于体悟性与育德性。

17.答案:C

解析: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18.答案:B

解析: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题干中由于几个动物力量不统一导致车子一动不动的情景正是违背了一致性与连续性原则。

19.答案:C

解析: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20.答案:A

解析:德育课程分三类:学科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德育隐性课程。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与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如思想品德、社会、公民等。德育隐性课:是教育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加以呈现,对学习者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产生潜在影响的德育课程。

21.答案:A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按照麦克费尔的观点,道德教育的任务应当建立在体谅的基本核心之上。这种基本核心是所有的人自然具有的,而且“根据经验可以证实,人的相似之处是深刻的,人的不同之处是表面的”。对于道德发展来说,给机会表达隐藏于心中的敏感点,是至关重要的。

22.答案:C

解析: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使人们将采取的行为顽强地坚持下去。道德意志就是意志在道德行为活动中的运用,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23.答案:D

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是理想激励法的典型代表人物,提出道德理想的形成和激励过程为“思想生活”过程。

24.答案:D

解析: 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25.答案:B

解析: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1)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小学德育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2)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26.答案:A

解析: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7.答案:C

解析:理想是人们以现实为基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生活目的和奋斗目标,学校对学生进行包括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教育属于理想教育。

28.答案:A

解析: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9.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30.答案:B

解析:题干为德育的概念。

31.答案:A

解析:本题体现的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法,这是指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32.答案:D

解析:德育模式是在一定的德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经长期德育实践而定型的德育活动结构及其配套的实施策略 。这个定义包含着理论指导、活动的结构与程序、实施原则、操作要领等诸因素统一结合构成的德育活动形式 。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 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平行教育影响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以集体为教育对象,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的教育方法,使教育者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教育影响是同时的、平行的。故本题选D。

33.答案:D

解析:集体教育主张采用合理的惩罚;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主张通过道德判断测定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体谅模式注重德育的感染力和榜样;社会学习模式注重观察学习。故选D。

34.答案:D

解析:本句话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不难看出,本题应该选择实际锻炼法。

35.答案: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36.答案:B

解析:榜样教育法,是借助于影视,文学和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形象,以正面人物的品质和模范行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的一种德育方法。事实上,榜样教育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

37.答案:A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这体现了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38.答案:C

解析: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9.答案:C

解析:指导自我教育法,即在班主任的激发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自觉进行行为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40.答案:D

解析: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

41.答案:B

解析:体谅模式由英国的学校德育专家麦克费尔首创。体谅模式认为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认为教育即学会关心。

42.答案:B

解析:克己内省是孔子提出的重要的道德思想,经后世儒家,特别是宋明理学家的发展。是指严格要求、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 意思是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43.答案:D

解析:A属于说服法,B属于口头评价法,C属于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44.答案:B

解析:孩子是家庭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要处处关爱、事事包办,这是错误的。

45.答案:A

解析:德育过程中的基础是提高品德认识。

46.答案:A

解析:中小学德育重要和基本的教育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

47.答案:A

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

48.答案:C

解析:学生道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共同发展的结果。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学生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发展需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推动。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品德行为坚持到底。题干中学生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正是缺乏道德意志的自制力。

49.答案:C

解析: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基本上都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但要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要求并转化为正确的道德行为就需要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激发。学生只有对某一认识产生情感,具有强烈的爱憎、好恶,才会对这一道德认识或追求,或舍弃;如果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在行为上就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映。我们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青年人不给老年人让座的现象,就是因为青年人的情感冷漠,缺乏积极的道德情感。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E

解析:思想品德课不是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2.答案:ABC

解析:道德行为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

要标志。

3.答案:ABCDE

解析: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1)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特征 ,它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德育内容总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不同国家社会性质、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而各显特色。

4.答案:ABD

解析: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三点:动

机作用、方向作用、习惯和方法的支持。

5.答案:ABCDE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奖励与惩罚相结合。

6.答案:ABC

解析:我国中小学德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A项“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属于道德教育,B项“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包含了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C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属于思想教育,D项“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和E项“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则属于智育的内容。

三、判断题

1.答案:错误

解析:政治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所持的立场。就是要解决受教育者的方向、立场、态度这些根本问题。思想教育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2.答案:错误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

3.答案:错误

解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视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

4.答案:正确

解析:该话出自马卡连柯,体现德育当中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5.答案:错误

解析: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属于外在教育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内在品德发展的过程,教育过程不等于发展过程,它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

6.答案: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规律。

7.答案:错误

解析:在对学生运用奖励时,教师要注意将精神性奖励与物质性奖励结合起来。口头表扬属于精神性奖励的一种形式。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精神奖励,哪怕一个欣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扬等都会让学生获得很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但在运用精神性奖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学生的物质性奖励,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物质性的奖励,比如奖状、荣誉证书等由于直观、可感知,容易使学生体验到收到奖励的愉悦感。同时,教师在进行物质性奖励时也要拿捏得当,防止学生学习动机的物质化倾向。

8.答案:错误

解析:这是因为青少年学生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可塑性极强的特点;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个多层次的培养过程;此外,学生所处的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9.答案:正确

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德育的生存性功能、德育的发展性功能以及

德育的享用性功能。

 

 

 

2017河南省考公告预约,河南公务员备考信息库

(编辑:华图编辑)

2018年河南招教考试万人入编计划专题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题下载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2017华图国庆红领班,河南省考6天课程仅售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