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下)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2017-09-02 16:56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来源:河南教师考试网 作者:李艳敏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单选题
1. A【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孔子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是宋代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名称。
2. C【解析】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其主要教育观点反映在《大教学论》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3. C【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4. A【解析】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5. B【解析】“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意思是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整段文字前半句,强调 教育中“礼义信”的重要性,后半句否定“稼”,体现了其施教内容与社会生产的脱离。
6. A【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7. C【解析】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进行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明显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学制方面的要求。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8. B【解析】以活动为组织形式,可判断为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
9. D【解析】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挂图属于直观教具。
10. D【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它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产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故相对性评价也称常模参照性评价。
11. B【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观看影视作品,属于艺术陶冶。
12. C【解析】后习俗水平的第一个阶段书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在处于此阶段的儿童青少年眼中,法律与道德规范是大家共同约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人人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但如果法律以牺牲人类权利和尊严为代价,则应该予以修改完善。材料中小华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说明其已经不再是刻板的利用外在标准作出道德判断。属于后习俗水平的这一阶段之中。
13. A【解析】性格具有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己、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陈规等。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题干中小林的诚实、谦虚、勤奋都属于性格的态度特征。
14. B【解析】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的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题干中小丽想不到纽扣的其他特征属于功能固着。
15. D【解析】小刚知道如何增强和减弱摩擦力,属于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故选程序性知识。
16. B【解析】接受性学习适合教师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呈现大量的知识。
17. D【解析】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属于组织策略。
18. B【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组块。
19. A【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20. C【解析】课堂管理的发展性功能是指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学生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21. B【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1)生理自我,即自我意识最原始的状态,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儿童在3岁以后,社会自我开始发展,到少年期基本成熟;(3)心理自我,心理自我是在青少年初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编辑:李艳敏)